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phpwind
2009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老陈·sclub
»
这才是战争
» 彭德怀和刘伯承有恩怨,怒斥王近山是在指桑骂槐?
返回列表
发帖
laochen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aochen
当前离线
帖子
2427
积分
3229
注册时间
2012-9-30
最后登录
2025-7-10
管理员
1
#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21-9-6 23:32
|
只看该作者
彭德怀和刘伯承有恩怨,怒斥王近山是在指桑骂槐?
注明:本文出自“这才是战争”,作者王正兴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王近山指挥的志愿军第3兵团没有打好,特别是在转移阶段时出现了重大失误,也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180师失利。战后总结时,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60军军长韦杰,180师师长郑其贵都挨了批。其中彭德怀对王近山说的一句话流传最广:“你们不是刘伯承带出来的部队吗?刘伯承是最讲战术的,怎么会打败仗?”多年来,这句话被人歪曲为彭德怀对刘伯承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更有好事者以揭秘的口吻写所谓“彭德怀与刘伯承的恩怨”等,亦将此事列为其中之一。这些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内心阴暗就以为全天下人都跟他们一样阴暗。把彭德怀对王近山的批评歪曲为对刘伯承含沙射影、指桑骂槐。那我军历史上被彭老总批评过的高级将领数不胜数,岂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彭德怀对这些高级将领的老上级,也就是其他元帅都指桑骂槐了?这些人所列举的彭德怀和刘伯承所谓“恩怨”,都是工作中的分歧。我军每一次战役、每一次战斗,指挥员之间的分歧数不胜数,那按照这些人的阴暗心理,那岂不是所有人之间都矛盾重重了?彭德怀一生最是光明磊落。在第五次战役后,志愿军处于被动之中,大敌当前,作为志愿军的主帅,彭德怀考虑的是全局的问题,考虑的是怎么打胜仗,怎么减少部队的伤亡。把彭德怀对王近山的批评理解为对刘伯承指桑骂槐, 那把彭老总当什么人了?这是把彭老总当成和他们一样的小人。其实除了这句广为人知的“你们不是刘伯承带出来的部队吗?刘伯承是最讲战术的,怎么会打败仗?”这件事是有后续的,但这一后续很少有人提。实际上,在批评王近山、韦杰等人后,彭德怀就来到3兵团,亲自给这些高级将领们上了一节战术课。从一开始,彭德怀就着重讲了“三猛战术”。其实这是有针对性的,王近山外号“王疯子”,向来号称“猛将”,彭德怀要让他明白,到底什么才是真的“猛”。彭德怀首先指出“猛打”并不是单凭勇敢,勇猛地冲锋。所谓“猛打”,是要精密地组织火力,让所有火器同时发挥作用;在准确射击杀伤和制压敌人的情况下,继之以“猛冲”,力求迅速接近敌人,投手榴弹和进行白刃战。这里的关键在于组织火力,虽然志愿军火力远不及美军,但可以凭借精密组织,在短时间内,在局部形成火力优势,为步兵突击创造条件。因此彭德怀痛心地指出:不善于组织火力的指战员,单凭步兵突击与高度技术装备的敌人进行战斗,欲取得战斗的胜利是困难的。这已经不是红军和抗战时期,我军缺少武器弹药,经常要依靠大刀、梭镖作战,很多战斗保留有冷兵器时代的特点。而且彭德怀重点指出:猛打并不仅仅是依靠手中轻武器火力,要特别注重炮兵火力。因为美军具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志愿军炮兵作战时经常要考虑是在暴露阵地射击还是隐蔽阵地射击的问题。暴露阵地射击,组织火力快,但容易遭到美军反击杀伤,特别是美军航空兵;隐蔽阵地射击能有效保存自己,但反应速度慢,妨碍战斗的进行。一句话“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一定要有机统一起来。所以彭德怀教导3兵团的高级将领: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绝不能教条死板,更不能因为害怕损失,就不敢使用火炮。一般的进攻及防御,就应该精心构筑阵地,采用隐蔽阵地射击,而且火器一定要分散配备。这条可以作为一般原则。但也要敢于进行暴露阵地射击。遭遇战时,就应该迅速放列火炮,先敌开火,求得在短时间内迅速杀伤敌军,打乱敌军的战斗队形和战斗部署。发现敌军撤退和增援时,也要敢于进行暴露阵地射击,敌军撤退要立即进行追击射击,以求得最大化杀伤敌军有生力量;有敌军增援,也要立即进行挡阻射击,破坏敌军战术企图,保障前方部队完成战斗任务。意外遭敌袭击和袭击敌人时。也要敢于进行暴露射击,在这种情况下,一分钟的迟缓都是过失。如此,才能充分发扬出我军火力。这才叫“猛打”。在善于组织火力“猛打”的基础上,突击部队要熟悉战场的地形环境,利用战场的地形地物,利用夜暗条件,突然渗透至敌军第一线的纵深,以勇敢的战斗动作,首先袭击敌军火力阵地和指挥所,然后积极割裂敌军阵地,使之成为无数小块,隔离其联络。不首先袭击敌军火力阵地,让美军优势火力得以发挥,那志愿军在之前用“猛打”创造出来的短暂火力突击效果就会很快失去,志愿军反过来就会被美军压制。首先袭击敌军指挥所也是同样道理,这是破坏敌指挥中枢,都是为了求得更多的时间权,以保证突击部队能够在火力持平的情况下和美军作战,以发挥志愿军近战优势。在战役层面,向敌纵深突击的部队也要勇敢坚决,坚决向敌深远后方迂回,阻击逃敌和战役二梯队之增援,威胁敌军战役补给线,使敌军阵势发生动摇。彭德怀指出:这才叫“猛冲”。关于“猛追”,彭德怀指出:美军不同于以前的对手,机动能力特别迅捷,但是在雾天月夜此类有利于我军的情况下,依然是可以追击的。但要注意,不要怕自己的队形混乱。从战斗队形改为追击队形,一开始的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最高指挥员一定要亲临第一线组织,迅速调整和区分追击部队,绝对不能待在后方,任部队自行追击。追击中不仅要跟踪追击,更应注意平行追击和绕至敌侧后截断敌退路。同时要以最快速度打败敌军掩护部队,保证追击的时间。最后要克服困难,要不怕疲劳。要知道败退之敌更困难更疲劳。更要注意报告敌情,要及时报告上级,通报友军。说到这时,彭德怀委婉地指出,这点比较差。彭德怀指出:这才叫“猛追”。其实纵观彭德怀对“三猛战术”的讲解,我们可以发现,彭德怀一直在强调的就是“时间权”。而第3兵团的主要问题就是彭德怀一开场就说的:不善于组织火力,不讲究战斗队形,特别是接敌运动常遭受不应有的损失,不善于利用地形、地物,隐蔽接近敌人,单凭勇敢(勇敢是战胜敌人之主要条件,不是唯一条件),蜂拥冲锋,因之伤亡大。核心根子就在于,“猛打”没有组织好;“猛冲”时就没有“猛打”创造出来的时间权。两个阶段都没能掌握住时间权,这是第3兵团作战不利的根本原因。和美军打,抢不到时间权,志愿军是没有胜机的。道理很简单,美军有压倒性的火力、空中、机动优势。抢不到时间权,那就完全被动了。在这一点上,二野、三野的部队都没有彭德怀在战争初期指挥的四野部队做得好。美军《第8集团军指挥报告:敌军战术》中对志愿军战术做了详尽的分析,引用的例子还是四野部队的居多。彭德怀给第3兵团高级将领的一节战术课上完后。刘伯承在南京军事学院说:“彭总批评得对,部队不讲战术素养,瞎打蛮干,怎能不败?”现代这些人,只讲彭德怀怒批王近山,却不讲彭德怀去第3兵团上战术课,自然就把事实歪曲了。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宏业喷灌
宏业喷灌
网络偶拾
文史札记
书摘
网络收集
这才是战争
摘抄收集
民国
坛子
记事随笔
旅游随笔
有关中考
免费论坛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