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发帖

胡适

1930年5月,胡适迫于政府压力,辞去中国公学校长,由马君武接任,胡适说:“马先生是孙中山同盟会的秘书长,地位很高。只是脾气不好,一言不合,就用鞋底打宋教仁的巴掌。他不肯信任人,事事要自己抓,连倒痰盂也不放心,要去看过。不肯信任人,人便不敢负责;事事自己去抓,便行不通。”果然,马接任校长才一两个月,学生闹风潮,马就被赶走了。

胡适提倡写新诗、不写旧诗,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嘲笑。上海《晶报》主笔张丹斧说,胡适写不好旧诗,所以提倡写新诗,以便把写新诗的方法教给那些旧诗比他写得好的人。张恨水说新诗是“嚼在嘴里硬邦邦的干燥燥的干菜”,“不香不艳不清不秀不甜不辣没有看头”。

西南联大教授周炳琳,是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之一,周评论说:“五四运动有三个代表人物,第一是陈独秀,他办《新青年》鼓吹不遗余力。第二是蔡元培,他办北京大学,开中国近代大学自由风气之始,并竭力保护新文化的发展。第三是胡适,他提倡白话文学,主张重新估价中国文化。这三个人对于中国新文化的启蒙,厥功甚伟。”

TOP

胡适经常为人证婚。有一次婚宴上,主人一桌只给备了一壶酒,一圈下来酒就喝完了,胡适让服务员添酒,服务员说,新娘是节酒会的会员,不让客人多喝酒。胡适听了,从身上掏出一块钱交给服务员,说:“不关新郎新娘的事,这是我们几个朋友今天高兴,要再喝几杯,赶快拿酒来。”

TOP

1924年左右,北大教授们分成两派,互相攻击,一派以《现代评论》为阵地,主要有胡适、陈西滢、徐志摩、陶孟和、蒋廷黻等,另一派以《语丝》为阵地,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郁达夫等为主。林语堂回忆:当这两个周刊关于教育部与女子师范大学问题而发生论战之时,真是令人惊心动魄。不过,林又说:事实上,只是鲁迅和陈西滢的敌对而已,“我们大家都是适之先生的好朋友”。

TOP

返回列表